展评 | 地质学尺度上的沧海一粟
文/卜生
王墒此次在天线空间的展览“仍愿翻百千浪”的架上和雕塑作品都由同一个关键词联系在一起:地质学。地质学是人类对于从地球诞生以来至史前时期的“地球的历史”的研究总和,比人类文明的历史尺度更大,在这个尺度上看,地球可以用几亿年的时间来塑造大陆和海洋,也可以用几千万年的时间不断地降水,它是一颗孤独演变的星球,一个不曾被认知的客体。几亿年的地质运动产生的结果——宝石——却因人类文明的恰巧出现而产生特定价值,但其本身作为不被意志影响的单纯物质毫无价值。
展览标题“仍愿翻百千浪”对《上海滩》的歌词进行异轨 ,其语义从“百折不挠”转变为“即便徒劳与毫无价值,但仍要做”。王墒的创作基于一个类似的过程——通过大量的、精细的、重复性的“劳作”——来体现最终艺术品的价值。例如其早期作品《健身绘画》系列(2014) ,画面中的大量弧形划痕是艺术家通过跳绳这项运动用绳子打上去的,这一系列的不同画作被命名为不同的蝴蝶品种拉丁名,以这样的方式对作品进行“博物馆化”或称为“木乃伊化”,封存其行为艺术属性。整个系列的作品的创作伴随着艺术家的健身经历,抽打在画面上的弧线记录着艺术家逐渐变瘦的过程。现代社会的都市人需要花费额外的时间、金钱和精力去健身,以抵消当代生活的不健康方式造成的体态臃肿,而通常无论是什么样的健身方式,都伴随着高度的重复性,这或许是古代社会辛勤耕作的消瘦的劳动阶级所无法预料的。同样的重复性体力消耗,目的和机制却截然不同。
这颇具“愚公移山”的意味。这则神话的寓意并不是简单而具有说教意味的“努力耕耘便会有收获”,结合其道家思想,愚公的态度超脱了个体的人的尺度,他已经将个人尺度放大到永恒。重复性的、单调的搬动土块对于个体来说显得荒谬,但放到地质学的尺度来说,地形的变化远比竹篮挑土慢得多。
王墒将这样的思想实践在其艺术创作之中。具有珠宝设计背景的他,对于地质学和矿石有着独特的敏感。珠宝这种小尺度上的雕塑在其艺术生涯中演变为更大尺度的雕塑,他使用金属及石头造型的元素来“组建”他的作品,其雕塑作品经常建立金属与矿石或其他事物的关系。例如作品《Sivatherium》(2015)和《Arsinoitherium》(2017-2018),在看似粗粝的绿色石块被象征着人类工业精细化的不锈钢金属嵌入、围绕、插入,展开象征非人类加工的地质学产物(石头)与人类科技的产物(冶炼金属)之间的对话,而作品的命名全部为地质时期的古生物名,再次呼应其作品的地质学属性。
而展览中的架上作品多以丝网印刷和丙烯为媒介和手段,制造多层效果。画面中同样以切割或变形过的“石头”图像为布局考虑,辅以受表现主义影响的线条与色块,石头与这些线条之间营造出仿佛星体运动的动态效果,似乎是宇宙中的某个时刻的某个空间被浓缩在了画面之中,传达混沌情绪,呼应了天体运动与地质学的关系。
原文发表于《artforum 艺术论坛》